查看原文
其他

教师也需要“非专业阅读”

2015-07-20 吴非 校长传媒

教师也需要“非专业阅读”

文|吴非(江苏省特级教师,首批教授级中学教师、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,著名杂文作家,校长传媒专栏作家)


常有老师来信希望提供阅读书目,也常有人热情为老师开书单。我则总感到很难。我青少年时代没受过完整的正规教育,后来的个人阅读,既无系统,也无方向,往往“有什么就读什么”,这也造成了兴趣比较广泛,时常转移,可以说,我基本没有系统的“专业阅读”,特别是理论阅读。现在很多教师学历高,也有许多专家主张多读专业书,我更不敢置喙了。


但我一直觉得,“读得杂一些”也有好处,不但语文教师,其他学科的老师,也可以有比较宽的阅读视野。比之无限丰富的世界,“专业”是狭窄的;教育原理是从生活智慧中提纯的常识,它在生活中的原味是含有趣味的,可能更容易感知而非简单的教训。


我甚至觉得,有些基本常识方面的书可以反复读,有些专著能浏览一下就很好,如果认为这本书能吸引你,就读下去;如果实在读不下去,为什么不放弃?生命只有一次,时间很宝贵,阅读也不能离开趣味。


我爱读野史笔记,认为比正史有趣,这种兴趣持续至今,那些“段子”和“谣言”往往是一个时代的“道听途说史”,在专制时代,为“广大群众喜闻乐见”,口耳相传,有价值。我早年也曾担心今后“一肚皮鬼狐禅”,但我后来觉得比官修正史有价值,只要你有独立思考能力。我的思绪常常飞到书中的那个时代,想象那些人,那些事。何以见得,名人菜谱就不重要呢?说他生活简朴,三月不食肉,但何以会有这套菜谱?说他仗义,却何以使性虐待奴婢,等等,都要看,并能动脑筋看个透。鲁迅批评某些人一肚皮“某先生的体重,某将军的饭量”,认为无用;但我以为未必无用,我会以此猜测百年前某先生的生活习惯及有无“三高”,我会猜测当年某将军为什么成为外战外行的饭桶。其实,鲁迅作品本身,什么都关心,他是杂文家,是杂家,更是思想家,好像并无什么“专业”,他说过,眼中的一切,“都和我有关”。


如有条件,教师要读一些“大书”,而且早些读比较好,这是“底子”。比如《史记》《资治通鉴》,至少观其大略,对文科教师,很有用。当代史书,如《第三帝国兴亡》《红太阳是怎样升起的》,可以读一读,也是打底子的书,对了解治学方法,了解世界、观察社会都大有益处。有些书,我隔几年会再看一遍,有本《光荣与梦想》,我读过好几遍,我至今对这本书的表达着迷,我常常想:作者有什么样的阅读背景,又是怎样形成这样的表达风格,他的语言为什么是这个样,等等。有的书要找同类的书作比较阅读,而且要不断地寻找,不断地发现可疑之处,十几本、几十本读下来,发现其中的破绽。这样的经历难道没用吗?当然有用:经验出现了,人变聪明了。


经历过饥荒年代,当知一粥一饭可以活人,荣华富贵可以死人。读书的道理是一样的。有些人读得多而专,但并不聪明,这是学而不思所致;反之,有人读书并不算多,而且杂,但勤于思考,举一反三,得其法。有一回听毕飞宇说“阅读也需要天才”,我想我不可能达到那样的境界,但我一直到老年都能保持阅读兴趣,我认为这比“天才”更重要。


教师需要专业阅读,同样需要非专业阅读,相比而言,非专业的阅读可能更为必要。我惊讶于一些教师专业之外的一无所知,话题稍有延展,他就会不以为然地说:这和课堂教学有关么?但我不认为这是什么专业精神,反而会认为他被“工具化”了,他本来应当有一双灵巧的手,可以制造工具解决难题,但由于他太专一,结果把自己变成了一具齿轮,一把改锥,一柄铁锤,甚至连工具也不如,成为一个部件,甚至一颗螺丝钉。教师工作每天与人在一起,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情况,他怎么可能只起一种作用?而且是被动的?


我们可以看到,一些教师宽阔宏大的知识背景让他们的教学有很高的立足点,有不同一般的视野,有不同的方法,思想在飞翔,灵魂歌唱,学生受到的启示是无尽的;反之,有些教师知识陈旧,不知融会贯通,没有表达智慧,只能机械地从事灌输。据说有的教师除了专业阅读,不读史书,不看电影戏剧,更不看小说,这对从事文科教学的老师而言,令人费解,但有人以此作为治学佳话,很奇怪。


学科专业阅读,大家起点基本一样,阅读体验也常有共通之处,比较容易形成共识。而非专业的阅读,触发思考,结合专业背景形成独特发现,有可能发展为他的风格。有智慧的阅读者不排斥任何阅读。


我的专业阅读接触了他人的经验,我在教学实践中也借助他人的经验;但是,我的非专业阅读则有独特性。我的工作经历中,从非专业阅读中获得的启示多于教育专业阅读,我必须承认这一点。


作者简介:吴非系笔名,原名王栋生,南京人,著名杂文作家,江苏省特级教师,首批教授级中学教师,南京市名教师,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。1950年出生,1968年下乡插队,1982年春毕业于南京师大中文系,进入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任教至2011年6月退休。著有《不跪着教书》《课堂上究竟发生了什么》《致青年教师》《王栋生作文教学笔记》等。


延伸阅读:

师生关系平常有利教育

文|吴非(江苏省特级教师,首批教授级中学教师、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,著名杂文作家,校长传媒专栏作家)


前一阵,网上两张图片传得热闹,有小学生春游时给老师撑伞,引发批评。看图片,那位老师举止的确有些随便,放在“教育”层面上观察,就会被质疑何以“育人”的问题了。有人要我就此对教师师德发表看法。我觉得,就事论事,可能只是职业行为规范方面的问题,要提醒教师注意“影响”,是否要上升到师德层面去评判,应当充分了解情况。问话人说,你究竟出于中庸还是与人为善,我觉得都谈不上。我在学校工作多年,所见繁杂,有些难以简单判断。凭一种既定观念去判断,这个小学生给老师撑伞,老师形象失范;而如果反过来,老师侍候学生,为小学生打伞,人们就觉得天经地义了。这个问题是不是也可以讨论一下呢?也许人们会觉得,老师视学生如己出,为孩子打个伞,没什么不正常。那么,如果那个为老师举伞的小学生,因为读了“经”,又看了许多“正能量”电视连续剧,学得毕恭毕敬,把老师当母亲侍奉,可不可以?或许人们又不以为然,认为这是搅浑水了。


我只想借此说明,有些事不必小题大作。类似小学生为老师举伞的事,提醒教师注意行为修养,就行了,不要作过多的道德评判并延伸对一个职业群体的批评。


学校教育,师生关系应当正常化。有位老师介绍,他读了一篇文章,“很受震动,从此特别敬畏生命”,现在他上课,对学生行礼,都是90度鞠躬,三秒起身。我不清楚究竟是篇什么文章让这位老师神魂颠倒,他对所有生灵都行礼如仪么?我问,你鞠躬,学生如何还礼?立在狭小的课桌后也能90度鞠躬么?老师说,那我不管,我觉得要敬畏学生。我说,师生礼仪要正常。学生在观察,老师行为有“格”,学生学规矩,行止有度,很好;如果教师出“格”,传达了错误信息,会害了学生。你年轻,90度鞠躬三秒钟,其他老师不一定行,你如不能持久,学生会认为你作秀。


教师爱护学生,很好,但宜有分寸。把学生当子女对待,那样做是不是也值得反思?我见过把学生当孩子宠的教师,上课连姓名也不叫,全用昵称,可是,师生关系包含了亲情,教育反而会打折扣。教师提到学生时说“孩子们”“我们班小孩”,小学这样,中学了,仍然这样说,显得关系亲密。我总是郑重其事地劝说:“还是称‘学生’或‘同学们’为宜。”有个班主任走进教室会喊一声“徒儿们听着”,学生习惯了,她也改不了。我想,如果学生为她撑伞,我一点儿也不会惊讶。但那些学生有可能不把自己当学生,自以为是“徒儿”,以后与人相处可能很难有庄重感。


何必“亲密无间”?师生之间要有距离,相互尊重,关系亲密未必有利于教育。同样,教师关心学生不等同于“母爱”,希望教师把学生当作自己的孩子,是对教育的误解,家长不宜对教师提这种要求。20多年前的一次新生家长会,有位陌生女士对我说:“我把儿子交给你了,一切由你负责了。”我听了非常别扭:你凭什么要把亲生儿子送给老师?我又凭什么要对这个不认识的甚至有些坏习惯的少年负责?当时年轻,脱口而出:“对不起,你留着,我不要。”周围家长都笑起来。我是从那时起,开始考虑这类问题的。


中国教育有很多美好话语,如“一日为师,终身为父”,——只因教了青少年读书,他们从此就得把你当父辈孝敬,这很让人吃不消,明明做不到,但人们偏要这么说。又如,老师称学生为“弟子”,把学生当弟弟当儿子,换位思考,这也是让学生吃不消的。延伸到高等教育,师门森严,学生不敢质疑导师,唯唯诺诺,亦步亦趋,唯恐离经叛道。如果中国教育停留在这样的师生文化上,也许离“教育现代化”还有比较长的距离。

(本文为吴非老师原创,转载请注明出处)

改变教育,从这里开始——校长传媒(微信号xzcm888)

有教育的地方就有我们

点击左下角“阅读原文”,进入“微社区-教育圈”轻松交流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